说起新生儿的视力,真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宝宝刚出生时,一双小眼睛黑溜溜,炯炯有神,上下左右到处打量,好像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刚出生的孩子的眼睛还是半成品,属于“先天发育不全”,需“后天发育”不断完善。
一般来说,孩子视力逐渐发展,到12岁左右才会完全稳定。通常儿童视力问题最好的治愈期也是在6岁之前。如果有些视力问题错过了最佳治疗期,以后治愈的概率会大大降低。但是,由于孩子的年龄比较小,认知水平的低下,表达能力的欠缺,使得视力问题的发现变得比较困难。
特别是因为疫情的关系,孩子长时间上网课,近视的孩子比起之前就更多了。要知道孩子一旦得了近视,治愈的可能性极低,除了动手术以外可能一辈子都再也离不开眼镜了。
对于孩子视力问题,家长要趁早重视起来很多家长以为孩子是看电视看多了是影响视力的罪魁祸首,其实这是咱们家长普遍存在的一个误区,影响孩子视力的因素有很多,电子产品的危害真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01睡姿切忌:侧卧和趴卧,这两种睡姿对孩子的眼睛都有很大影响。
侧卧的孩子很容易形成斜视,而且被压住的眼睛发生视力障碍的机率很高,趴卧压着两只眼睛,情况就更差,长此以往孩子很容易就患上远视、弱视、散光、斜视等视力问题,进而发展为近视。
建议:尽量仰卧并且选择相对柔软的枕头,避免压迫到眼球,影响视觉神经的正常发育。
02强光切忌:晚上开灯睡觉,仰卧的孩子眼睛直面日光灯对视力有很大影响,晴天外出时最好戴上遮阳帽或太阳镜
光可以说是最影响孩子视力的因素之一了,但是影响孩子视力的光不仅仅只是电子产品的蓝光,像是正午强烈的太阳光,直射眼睛的日光灯、手电筒等都会成为损害孩子视力的“杀手”。
建议:在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时(电脑、手机、电视、平板等),根据年龄视力应保持相应的距离,避免蓝光对视网膜造成伤害。
02用眼过度切忌:长时间的使用眼睛造成眼部的过度疲劳也会成为近视的诱因。
这里不单单是指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长时间需要用到眼部的活动都包含在内,例如看书、拼图、画画等。
建议:
孩子意识不到自己用眼过度,家长可以通过眼压来判断孩子是否需要休息。
让孩子闭上双眼,用手轻按眼皮的眼白位置,如果硬度与鼻尖相似为正常,如果与脑门硬度相似,为眼压高,需要闭眼或远眺休息。
除了日常保护孩子的视力问题,家长们还要及时发现孩子的视力问题,趁早干预!
视力自查01孩子视力参考的计算公式从门诊平时的交流情况看,我发现很多家长都不知道,人不是生下来视力就能达到1.2和1.0的,就像孩子生下来身高在不断增长一样,孩子的视力也有一个生长发育的过程。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视力标准也不同。告诉大家一个简易的公式,如果是6岁以下的孩子,周岁年龄*0.2,得出的结果就是孩子的参考视力。比如你的孩子是3周岁,那他的参考视力就是3*0.2,也就是0.6的视力。
所以说,我们不要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也别轻易给孩子下近视的判断。温馨提示:尤其是3~5岁这个年龄段,是孩子视力发育的敏感期。这个年龄段,孩子眼睛视功能都在逐步完善,而且在大趋势上,近视越来越低龄化,作为家长要留意和注意这个年龄段孩子视力的变化。如果孩子是近视性弱视,一定要在3~5岁的视力敏感期治疗,5~7岁治疗效果就会变差,7岁以上就很难了。
02日常观察那怎么发现孩子视力问题的征兆呢?对于家长来说,日常最难判断的就是孩子的轻度近视,孩子在轻度近视阶段,特别是刚刚有近视征兆的时候,只有50或度,这个程度,作为家长,如果不掌握一些技巧方法,很难发现孩子眼睛的异常。下面我就来说最常见的几种情况:
1、看电视凑得太近
3岁前的孩子视力标准比较低。所以,不得不凑近来看,这不是近视的征兆。当然,这个时期建议不要让孩子太多接触电视。
3岁到4岁的孩子,视力标准在0.6到0.8左右,从理论上来说,是可以跟成人一样在正常距离看电视的(一般电视机的最佳观看距离为其屏幕对角线长度的3至4倍)。如果孩子在看电视的过程中,喜欢往前面跑,而且,是经常性的动作,还必须离得特别近。比如,要在1m以内的距离看,孩子才能坐得住,不乱动。这个时候,你就要格外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