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恢复或动摇信誉债抗跌基础
8月以来,在一级市场发行利率不断上行带动下,利率债出现大幅调解,导致市场基准利率延续爬升。但信誉债收益率并未随之大幅上行,主要原因在于当前信誉债供需结构相对均衡。不过,后期随着城投债等潜伏供给的释放,信誉债可能面临补跌压力。8月初至今,10年国债收益率上行达35bp,10年国开金融债收益率上涨46bp。信誉债方面,AAA和AA中票上行幅度在20bp上下,AA-中票上行幅度与利率债相当。从市场走势医治白癜风的土方法看,低等级信誉债收益率受信用风险耽忧的影响,上行幅度虽然比高等级信誉债稍高,但相比利率债而言亦较为有限。笔者认为,信誉债表现比利率债抗跌的主要原因有两个:1是8月份受经济企稳影响,信用风险耽忧有所减缓,信誉利差较为安稳;2是相比而言,信誉债8月供给压力明显低于利率债,且需求并未恶化,供需结构相对均衡。信誉利差方面,相比8月初,AAA评级中票1至5年信誉利差分别下落了17bp、9bp和9bp,AA-评级1年和5年中票信誉利差有小幅上涨,但幅度有限,信誉利差整体安稳。8月份随着经济数据的发布,市场对经济的悲观预期得到一定的修正,且经济改革的措施逐步落实使得经济企稳向好的信号不断增强。在此背景下,市场对信用风险的耽忧有所减缓,信誉评级下调等风险事件大幅减少。众所周知,信誉债的收益率由无风险利率和风险溢价两部分构成,在信誉利差安稳乃至出现小幅收窄的情况下,基准利率上行充当了本轮信誉债调解的主要动力。因此整体而言,信誉债调解幅度较小就不难理解了。供需结构方面,8月份利率债供给量高达5450亿元,而同期信誉债发行范围为2800亿元,与5月份之前相比,利率债供给量有增初期白癜风医治方法无减,信誉债却出现大幅缩减。信誉债供给缩量主要原因在于政策的变化和发行本钱上行。首先,监管层对城投债的审批趋严和对地方政府的审计使得企业债发行大幅萎缩,8月份企业债发行范围仅175亿;其次,发行本钱的上行也导致企业发债动力减弱,6月份以来,随着信誉债收益率延续盘升,信誉债相比贷款的本钱优势不断缩小,目前AAA评级1年期收益率已高于同期限贷款利率下浮20的水平。另外,信誉债的需求并未出现明显变化。一方面,随着收益率的不断上行,信誉债的配置价值增强,配置型机构的需求随着流动性的减缓有所改进;另一方面,商业银行非标业务紧缩在延续调解当中,理财对信誉债的需求保持安稳。因此,供需结构的安稳是信誉债本轮调解幅度不大的重要缘由。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流动性趋于安稳,尤其是9月份季末因素消除后,信誉债供给量极可能重新加大,企业债监管政策的落地也将使得城投债供给恢复。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调解还没有结束,因此后期供需压力将逐步显现,信誉债收益率面临向上的修复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