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业余爱好者最常见的提升力量的方法,就是直接针对发力的最后部分来练习肌肉力量。例如想提升拳击力量,便依赖手部肌肉训练之类。即使不是使用健身器械式的阻力训练,也会用自重训练来达至这个效果,例如以俯卧撑提升拳击力量,深蹲提升腿法力量等等。
虽然这种训练很直观,“哪里发力,便练哪里”。
但是,如果回想上文所提及「力从地起,腰马合一」的理论,那这种直接的训练方法是否出了些问题呢?更有甚者,我们经常看见一些满身肌肉的壮汉,在参与搏击运动时,看似力量满满却在执行搏击动作(如拳击,踢击等)时总是不如想像中好,当中的问题出在哪里?
运动动作的构成:神经肌肉系统(NeuromuscularSystem)事实上,上述的肌肉训练并不是无助于整体发力,但是肌肉却不是一个动作的唯一参与者。一个动作之所以能够出现,是基于神经系统的传递产生动作的指示,继而引导肌肉去执行整个动作。而整个透过神经发出指示,召集肌肉参与的运作模式,学名称为神经肌肉系统(NeuromuscularSystem)。神经肌肉系统与一般所说的肌肉系统最大的差异,在于训练时更在意产生动作的「效率」而不单是力量。即在人体产生一个动作的时候,整个人体的不同肌肉的参与和不参与的能力。所谓的「肌肉不参与」,就如很多新手学习出拳的时候总是很不自觉地「耸肩」,专业角度来看,这个耸肩的动作是多余的动作(先不计算主动耸肩以作防守架势之用),因此传统师傅也会有「松肩」的口令,提醒学员放放松肩颈肌肉,这种主动地令某些肌肉不参与在动作当中,就是所谓的控制「肌肉不参与」能力。与此同时,一般的健美型壮汉,肌肉的训练大多依靠「孤立性训练」来训练单一肌肉。比如想要更大的二头肌,便在训练动作中尽可能只令二头肌参与动作,并强调其他肌肉的「不参与」,从而提升单一肌肉的训练效果,以使该肌肉变得更为厚实。但是,透过「孤立性训练」所训练出来的肌肉,其所熟悉的动作,便是「孤立性动作」。因为在其肌肉的运动过程当中,神经系统所发出的指示,除了强调单一肌肉的发力,更重要是抑制了其他肌肉的参与,使得该肌肉要和其他肌肉需要串连用力的时候便会显得非常不习惯。提升神经肌肉系统与动力链的运作效率现在我们知道,当训练一个动作的发力时,需要考虑上述两项元素:动力链:一个动作的发力大多都并不是由单一肌肉发力的,就如「力从地起,腰马合一」一样,发力是一个整体肌肉群组参与的流程;
神经肌肉系统:动作的产生除了肌肉本身,更会受神经肌系统影响,所以在训练动作时应该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