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OS2016神经梁申芝教授人视

文章来源:视神经萎缩   发布时间:2016-11-28 14:20:46   点击数:
 编者按

近日,第五届全球华人眼科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一次全国眼科学术大会于苏州盛大举行。本次大会涵盖了眼科学各个领域的超过个专题,并有场发言和继教课程。在本次大会的神经眼科学专题讲座上,来自医院眼科的梁申芝教授介绍了其团队关于人视神经高分辨MRI及多平面重建技术的研究。《国际眼科时讯》第一时间将其报道的研究整理总结,分享给更多的眼科医生。

背景

  视神经病变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视神经变性,可导致严重的视力下降、视野改变等视功能损害。近年来,由外伤引起的视神经传导受阻,即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如何清晰显示视神经的精细结构对于视神经病变的诊断以及视神经的研究尤为重要。视神经走行于狭小的骨性空间,视神经周围脂肪、脑脊液、骨结构和窦腔结构对视神经的成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目的

  探讨三维高分辨MRI扫描和多平面重建技术在正常人视神经成像的应用效果。

方法

  研究纳入30例无视功能障碍行脑部MRI检查的患者,其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在18-60岁,检查仪器为3.0TSiemens超导型MRI扫描仪,扫描序列为T1加权三维容积内插快速扰相梯度回波序列(3D-VIBE)和T2加权三维双回波稳态进动序列(3D-DESS)。患者取仰卧位,以视神经-眼平面为扫描基线,序列参数设定如图1。扫描完后,应用Siemens影像工作站的多平面重建技术进行图像重建。最后,观察评价视神经成像效果,并在轴位和矢状位进行视神经长度测量,进行对比分析。

图1.序列参数

结果

  轴位显示双侧视神经结构如图2所示;平行于视神经斜矢状位可显示视神经全程(图3);冠状位采用NOP平面重建(图4)。在轴位和斜矢状位测量视神经全长(图5),得出轴位视神经长度为43.48±2.60mm,而斜矢状位长度为42.10±3.16mm,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图2.轴位显示双侧视神经结构

图3.斜矢状位显示视神经全程

图4.冠状位

图5.轴位(左)和斜矢状位(右)

讨论

视神经直径较细,结构复杂且走形精细。高分辨扫描和三维重建等后处理技术对于视神经结构的清晰显示、视神经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极为重要。当扫描层厚为0.6mm,能够显示视神经的细微结构。三维成像扫描具有各向同性的特点,应用该特点可沿视神经走行方向任意重建。采用三维高分辨扫描和多平面重建技术,可根据临床需要进行重建,如沿眼肌走形或肿瘤长轴重建。高分辨MRI联合多平面重建技术从不同方位清晰显示视神经结构,精确测量视神经长度,可为视神经的解剖学研究及其病变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来源:《国际眼科时讯》编辑部)

  版权属《国际眼科时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眼科时讯》”









































北京中医白癜风研究院
北京去哪家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ysjycg.com/yzyy/1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