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去看中医时,舌头一伸,总是被说:“有湿气。”尤其是南方地区的朋友们,中招几率更高。有湿气怎么办呢?当然是要祛湿,教大家找找我们身上的祛湿开关哦~
怎么判断自己有没有湿气?1、看形体
中医有说“瘦人多相火,肥人多痰湿”。虚胖体型的人多有水湿,严重者还会出现下肢水肿等问题。
2、看状态
湿气明显的人士常常感到身体特别困倦,懒得活动,头重如裹,头脑不清爽,关节沉重,浑身酸痛,这是湿气黏滞,阻滞经络的表现。此外,这些人士还常有胸闷的感觉,要长呼一口气才舒服。
3、看胃口和食欲
湿气重的人士到该吃饭的时候,没有饥饿的感觉,而且什么也不想吃,吃一点东西就感觉胃胀,日常有隐隐的胸脘痞闷感,这种感觉就好像吃下去的东西自己往上顶似的。这是典型的脾虚湿困表现。
4、看大便
体内湿气重时,大便往往稀烂不成形,就算大便基本成形便质也很松软,而且容易粘在马桶上很难冲走。人也总有大便排不尽的感觉。
5、看小便
小便往往表现为尿不多,但次数多或尿得不痛快,有灼热或涩痛感。个别女性朋友还有白带量多,这些都是湿气重的表现。
6、看舌头
判断有无湿气最准确的方法就是看舌。寒湿证候的人士常是舌淡胖,舌边有齿印,苔白腻。而湿热证候的人士常是舌红苔黄腻。
7、看耳朵、头发
耳朵里耳屎呈油状易流出也提示湿热证候明显。此外,如果毛发容易油腻出油,面部皮肤油腻油亮或早晨眼皮肿,有下眼袋,面色晦暗或发黄也常提示体内有湿气。
身上的四大祛湿开关中医专家指出,艾灸是一种很好的祛湿方法,常艾灸身体4大祛湿穴位,具有很好的祛湿效果。
1、丰隆穴
位置:足阳明胃经络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
功效:通调脾胃气机、祛湿化痰。
2、足三里
位置:足阳明胃经合穴,乃保健要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
功效:足三里除具有调理脾胃、疏风化湿功能,还能补中益气、扶正祛邪,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
3、中脘穴
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4寸。
功效: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之功效,适用于湿滞、胃脘饱胀、嗳气者。
4、曲池穴
位置:手阳明大肠经合穴,完全屈肘时,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处。
功效:可泄大肠湿热,用于肛门灼热、大便黄烂、排不尽者,亦可治疗湿疹等皮肤病症。
推荐中医课程
\
7月18日李吉尚骨旋移·单指定点复位法
7月25日邱雅昌董氏奇穴
7月20日高学践小儿推拿手法
7月18日吴金乐根骶能量健康按摩疗法
8月06日骨旋移?单指定点复位法临床应用研修班
8月11日腹针疗法与宗筋落脏理论的结合运用
8月21日王博后全息眼疗治疗眼科疾病临床应用研修班
8月24日张一圣筋骨并用,提气呵成”速治颈肩腰腿关节疼痛
8月16日冯氏一绝寻筋摸骨矫正法临床应用研修班
8月18日八字针法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及疑难病特色疗法研修班
????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背景项目
中国学者在去年第15届国际近视眼研究大会暨第1届中国近视眼研究大会中指出,中国目前约有4亿近视人口,其中万已发展为病理性近视。而且,儿童近视眼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不断上升,6到10岁为关键年龄段,一年级的近视发病率约为3.9%,七年级则高达67.3%。中国中国近视人群有着基数大、学生比例重的特点。大学生近视约万人,高度近视人数达万。而现有的医疗手段和医疗资源有着很大的弊端,而中医针灸按摩治疗眼病有着千亿的医疗市场,在这个前提下中推特邀北京中医药大学副主任医师王伟明教授为大家讲授全国独创中医眼病新疗法—“全息眼针疗法”
全息眼疗
中医世家传人,传承经典,在挖掘东汉、宋、明、清中医古籍的基础上,历经博士后科研,与诺贝尔奖颁发机构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合作科研课题,提炼升华,将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眼科相结合,创新发明的治疗眼病新疗法。经几十年临床实践,进行形成一整套治疗眼病的全息眼针疗法
什么是全息眼针疗法,都能治疗哪些疾病呢?请看王老师的讲解
王博后全息眼针”——专治西医无法治疗的各种眼病!(能迅速抢占眼科医疗市场)无痛(微痛)、无副作用,运用传统经络穴位,外用中药养目,简单易学,对广大“金眼银外”眼病市场---“2岁至80岁眼病患者均可治疗!市场非常广!
王老师教授手法治疗眼病视频,非常简单易学
王博后简介王伟明:北京中医药大学副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后,中央电视台二台《健康早班车》健康专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都市之声》健康专家,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公益养生传播大使,中华中医药学会委员,出生中医世家,擅长中医眼病治疗,师承国医大师,父辈为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传承经典,挖掘中医古法,几十年来,运用传统中医药和现代眼科仪器结合进行形成一整套应用中医理论,综合治疗眼病的全息眼针疗法。医院,医院等无法治疗的疑难眼病患者。
王博后自我介绍视频
王伟明--全息眼针疗法治疗眼科疾病
8月21日全天报到22日-24日(3天)
火热报名中报名电话
火热报名中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