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早发现治愈几率大

文章来源:视神经萎缩   发布时间:2020-11-29 16:08:21   点击数:
 

(点击标题下的大众健康即可加   

早诊早治让胃癌不再可怕

胃癌虽然凶险,但是如果能早期诊断并得到早期治疗,完全有治愈的可能性,并且可以保证较高的生活质量。

这是我在临床上遇到的两个真实病例。

病例一:高先生,45岁,因胃部不适前来接受胃镜检查。胃镜检查发现其胃角黏膜凹凸不平,进一步经病理检查诊断为早期胃癌。因为胃癌为早期,高先生选择了胃镜下早期胃癌切除术。之后每年复查,至今已五年,没有发现胃癌复发的迹象。同时,因为只是接受了胃镜下手术,他的生活质量并没有受到影响。

病例二:同样是45岁的李先生,很多年前被诊断为胃溃疡。这些年来,一感到不舒服他就自己服些药物,症状也能有所缓解,因此他几乎没有再复查过胃镜。但最近的一次体检却意外发现,李先生已经是胃癌晚期,而且已经发生了肝转移,失去了手术机会。

不难看出,两个同龄患者结局不同的主要原因就在于,高先生发现的时候是早期胃癌,并且得到了早期治疗;而李先生并没有重视他的溃疡病,待发现胃癌的时候就已经是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   

且看胃癌如何进展

胃癌和所有肿瘤一样,都是从癌前病变发展到早期胃癌,再到进展期胃癌,最后是晚期胃癌。

胃壁由浅到深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固有肌层及浆膜层。胃癌先发生于胃壁的黏膜层,随着病情的发展由浅到深浸润性生长。当胃癌局限在黏膜及黏膜下层时,称为早期胃癌,通过治疗,五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5%以上;当胃癌侵及固有肌层的深度时,称为进展期胃癌,五年生存率在45%以下;当发生远处转移时,就是晚期胃癌了,五年生存率在15%以下。

其实,只要在早期胃癌阶段能够诊断并治疗,效果是非常好的。

  

胃癌可以早发现吗?

当然,早期胃癌的诊断是有一定难度的。日本从年开展胃癌普查,40余年来,取得了巨大成绩,目前早期胃癌的发现率可达到所有胃癌的50%?70%;相比之下,医院可以达到20%左右,平均水平不足10%。日本胃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能达到60%以上,与早期胃癌诊断比例高有很大关系。

国内早期胃癌的诊断比例较低的原因主要在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国内胃癌的普查水平低。对于胃癌的早期发现,国际通行的是胃镜检查。日本是胃癌高发区,目前是通过ABC检诊筛查出高危人群,每年检查胃镜,发现早期胃癌并在胃镜下给予切除。但这在中国就很难做到。一是大家觉得做胃镜比较痛苦,二是中国人口基数特别大,普查在中国目前很难达到。

第二个方面是目前国内的内镜医生对于早期胃癌的平均诊断水平还不够高。国内的内镜医生水平参差不齐,患者也较多,一些内镜中心的医生一上午要做二十甚至三十例胃镜,没有足够的时间观察,容易造成病变的漏诊。

要解决上述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是要通过健康宣教提高老百姓对于肿瘤早诊早治意义的认识,对于高危人群要定期检查胃镜,要重视胃部不适的症状,早做检查。胃癌的高危人群包括:40岁以上,有胃癌家族史,既往有胃溃疡、萎缩性胃炎、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等癌前病变。

日本目前使用的ABC检诊方法是通过联合检测血清中抗幽门螺杆菌抗体(抗HpIgG抗体)和血清胃蛋白酶原(PG),根据结果将人群发生胃癌的危险性分为A组[Hp(-)PG(-)]、B组[Hp(+)PG(-)]、C组[Hp(+)PG(+)]和D组[Hp(-)PG(+)]。根据各组胃癌的风险依次升高推荐进一步进行胃镜检测的频率分别为:A组每5年、B组每3年、C组每2年、D组每年进行1次胃镜检测。因该方法对人群发生胃癌的危险性分为A、B、C和D组,故简称其为“ABC法”。

第二是通过专业内镜学会的学术活动不断提高内镜检查医生的水平。目前早期胃癌的精确诊断只能通过胃镜检查,其他任何血清学检查及影像学检查都不能替代,因此,内镜检查医生的诊断水平也是关键因素,需要不断提高胃镜医生的检查水平来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

相信在解决好这两方面的问题之后,我国早期胃癌的早期诊断水平将会极大提高。对早期胃癌进行微创治疗,将有病变的黏膜层及黏膜下层通过胃镜切除,患者不仅可以达到肿瘤根治的目的,并且由于胃的功能不受影响,术后生存质量将得到极大的提高。

-----------------------------

精致的生活需要分享: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把健康分享给你关心的家人、你最好的朋友。

--------------

[关于我们]

《大众健康》杂志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

健康报社主办

腾讯微博:

大众健康

新浪微博:

大众健康杂志官方微博

kangzazhi

欢迎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

每本定价:12元

转载请注明:http://www.ysjycg.com/yzyy/115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