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的凡人善举新华社新媒体

文章来源:视神经萎缩   发布时间:2024/6/17 10:38:30   点击数:
 新华社银川2月14日电(记者谢建雯、宋瑞、苏醒)从超市出来,38岁的社区志愿者朱凝拎着给居家隔离人士买的两大兜生活用品,走向一栋居民楼。行走中,不时掀起的左裤腿下露出一截假肢。“疫情防控不是哪一个人的事情,在这个关键时期,我不能掉队。”他说。朱凝是宁夏银川市金凤区丰阅家园小区的居民,他的左腿在12年前的一次工伤中粉碎性骨折,膝盖以下全部截肢,从此只能依靠假肢行走。靠着工伤前拿到的驾照,朱凝当起了挖掘机司机,撑起了一家人的生活。“我在网医院的视频,数百台挖掘机同时开挖的场面让我很震撼,如果身体条件允许,我也想去支援。”朱凝说。疫情防控期间,朱凝(右二)在小区门口站岗值班。(受访者供图)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各地先后启动一级应急响应,并发动广大社区、农村的工作人员及志愿者进行群防群控,守好疫情防控的第一道也是关键一道防线。自所在的社区开展疫情防控以来,朱凝主动当起了志愿者,为过往人员测量体温,登记过往车辆的信息,协助工作人员入户走访,搬运物资,给居家隔离者充当采购员。据丰阅家园小区志愿者队伍负责人崔立新介绍,小区共有26名志愿者,朱凝是最早报名的。大家在一起忙碌,崔立新起初并不知道他是残疾人,直到无意间看到他露出的左脚踝。“我们劝他回去休息,可他总是拒绝。”崔立新说,“安排什么工作,他就做什么,从没听到他抱怨过。”虽然左腿肌肉已经明显萎缩,比右腿细了一圈,但朱凝坚守在小区入口处已有10多天,早上八点到岗,晚上九、十点离岗。长时间站立导致他腿部血液流通不畅。“腿站累了,我就揉一揉、捶一捶,疼就忍着。”国是千万家。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国有许多和朱凝一样心怀国家的残疾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贡献着力量。天津残联盲协秘书长、全国自强模范、全国助残先进个人蔡成,特地创作了一段快板,为抗击疫情呐喊助威。“各行各业,都在跟疫情来作战,咱们残疾朋友怎么办啊?我告诉您,很简单,只要咱老老实实的不出门儿,不到亲朋好友家里去拜年……”30岁的蔡成声情并茂地说着快板,灵动的表情让人很难把他跟盲人联系在一起。10岁那年,突然的视神经萎缩让蔡成的世界陷入一片漆黑。学习快板帮他排解了心中苦闷,还增强了自信。“许多残疾人朋友出门不方便,有些恐慌和压力,快板就像‘轻骑兵’,我用这种艺术形式去表达和发声,呼吁他们理性面对这次疫情。”元宵节当天,他仅用一小时就创作出来的快板作品在天津市残疾人联合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ysjycg.com/ysbj/16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