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医院眼底病科成功为一名47岁左眼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施行了视网膜中央动脉注射t-PA溶栓术。
在眼底病团队前期充分准备下,高朋芬院长凭借精湛的手术技术,将48G精微针准确插入视网膜中央动脉,缓慢注射t-PA,使阻塞的动脉复通。
据了解,此次福州爱尔成功开展“纳米精微针视网膜中央动脉穿刺注射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实现了福州眼科领域新技术新突破,也是医院继41G精微针视网膜下t-PA注射治疗黄斑下出血后取得的又一新突破,标志着医院眼底病专业技术再登新高。
截至发稿前,仅一个月余时间里,福州爱尔已经成功救治3名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
男子一觉醒来突然看不见
眼睛“中风”了
在入院3天前,年仅47岁的患者王先生,早晨起床后突然出现左眼视物不见,医院看诊,检查发现视力仅为眼前手动,血压高达/mmHg,眼科急诊降眼压处理后转内科控制血压。
血压控制到/mmHg后,王先生听从首诊眼科医生建议来到医院。
专科检查:左眼视力仅为颞侧光感,黄斑部中心凹呈现樱桃红。
OCT:左眼黄斑区神经上皮层增厚,中心凹厚度μm,浅层上皮反射增强且结构不清,深层为较低反射(分层明显)。
造影显示:FFA见视网膜动静脉循环明显延迟,动脉充盈迟缓至晚期仍未完整充盈。
颈动脉彩超:左侧颈动脉及右侧锁骨下动脉局部粥样斑块形成。明确诊断为“左眼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
图为眼动脉走向示意图,蓝色:堵塞部位位于眼动脉主干;绿色:堵塞部位位于视网膜中央动脉;黄色:堵塞部位位于视网膜分支动脉;紫色:堵塞部位在视网膜小动脉
据高朋芬院长介绍,CRAO也被称为“眼中风”,是眼科急症,以往多采用保守治疗,大多数患者疗效微乎其微。视网膜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极差,一旦阻塞超过48小时救治黄金期,大部分患者视力不可逆损害。“治疗的关键在于争分夺秒疏通阻塞的动脉,恢复视网膜血循环。”
医生有备而战,争分夺秒
大胆挑战视网膜血管
手术当晚,高朋芬院长、郑宏华主任带领的眼底病博士团队,争分夺秒,为患者实施急诊手术——“左眼后入路玻璃体切割+纳米精微针视网膜中央动脉t-PA注射术”。
据悉,视网膜血管内手术是眼底科手术的“天花板”,要完成这样一项超高难度的手术是对手术团队的巨大挑战和考验。
郑宏华主任介绍,视网膜中央动脉注射术,需要将直径50μm的48G精微针精确刺入直径小于μm的视网膜中央动脉,并且在手术过程中,外科医生的手需要维持精确定位3分钟,缓缓地将重组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t-PA注射到中央视网膜动脉血管,溶解栓子。
听上去好像和我们常规的静脉穿刺、动脉穿刺差别不大,无非是视网膜血管更细。
郑宏华主任表示:实则不然!
其一,视网膜中央动脉直径大约μm,而阻塞的视网膜中央动脉更细;
其二,术中整个穿刺都是运用玻璃体切割系统和眼内照明系统在眼球的底部视神经里面操作,医生只能通过患者的瞳孔在显微镜下观察,其难度和传统的静脉、动脉穿刺不可同日而语。
当被问及这么难的手术,以前从来没有做过,怎么有勇气、有底气第一时间上阵并且成功完成。高朋芬院长微笑着说:“我们是有备而战,而不是仓促应战。”
原来,鉴于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巨大破坏性和传统治疗的有限性,高朋芬院长一直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