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有着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近些年来,脑梗的患病率越来越高,发病年龄也趋于年轻化。
62岁的王大妈是一名国企退休员工,收入稳定,生活安逸幸福。平日里她喜欢四处探索美食,最爱吃的就是肉。一年前的单位体检中,王大妈被查出了高血脂。从那之后,王大妈改吃素食,本以为能够很快将血脂降下来,没想到不久前她却因为突发脑梗,抢救无效逝世。
王大妈究竟为何会忽然脑梗呢?医生说,这样吃素食比吃肉还可怕。
一、这样吃素食,或许比肉还升脂
自从确诊高血脂以后,王大妈不再去餐馆吃饭,日常饮食都是自己烹饪。她听说多吃蔬菜有助于降血脂,为了能够更快地把血脂降下来,彻底放弃了吃肉,改吃素食。
王大妈的家人十分不解,王大妈为降血脂付出了那么多,为何最后却丢了性命。经过医生的详细询问才知,原来王大妈的脑梗和这三种不恰当的素食有关。
错误点一:吸油的蔬菜
这些素菜中,王大妈最喜欢的就是茄子,几乎每天都要吃上一顿。她经常变着花样做茄子,如油焖茄子、红烧茄子、烤茄子等,为了能将菜品做得更有风味,王大妈每次烹饪都会淋上许多食用油。
茄子虽然属于素菜,但很容易在烹饪过程中吸油,王大妈的烹饪方式会让茄子中含有大量的油脂。长期这样食用,不仅起不到降血脂的效果,可能还会使血脂升高。
食物中的油脂进入人体,经过消化吸收后被转化为脂类物质进入血液,正常情况下,血脂水平会处于动态平衡之中。但如果血液中的大量脂类物质无法及时被分解代谢,血脂的动态平衡就会被打破。
像王大妈这样,长期食用含有大量油脂的食物,不仅会使血液流动更加缓慢,还会进一步增高血脂,增高血管堵塞的风险。
错误点二:高盐食物
王大妈曾经口味较重,改吃素食以后,总觉得每日饮食寡淡无味。于是她经常在吃饭时搭配一些腌制食品,如腌萝卜、腌白菜、咸鸭蛋等。早上的时候总是咸菜加白粥,王大妈认为腌菜也是素菜,经常食用应该也能降血脂。
实际上,经过腌制和发酵之后,蔬菜中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元素会被破坏,营养价值很低,长期食用可能会造成营养不良。腌菜中会含有一定量的亚硝酸盐,有着较强的致癌风险。
腌制的菜品虽然油脂含量不高,但在制作过程中为了防止食物变质,会加入大量的食盐。如果长期食用,可能会引发水钠潴留,影响机体体液循环,同时还会加速血管硬化、增加患高血压高血脂的风险。
错误点三:高糖食物
除此之外,王大妈还喜欢吃一些含糖量较高的食物。改吃素食以后,王大妈总觉得饮食过于清淡,于是每次喝粥时都会加上一大勺白砂糖。平日里,还会时不时买一些甜品糕点吃。
王大妈认为这些甜食中不含油脂,况且吃的量不多,肯定不会影响血脂水平。然而,糖中虽然不含油脂,但属于碳水化合物,进入人体以后会参与能量代谢。如果摄入过多的糖分,身体无法及时代谢分解,这些糖分就会转化为脂肪,继而影响血脂水平。
茄子、腌菜以及甜食这三种食物虽然不是肉类,但长期食用同样会影响血液中脂类物质的代谢,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有些人就问了,如果能避免这三点错误,经常吃素是否能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呢?单纯的吃素会不会损伤身体呢?
二、盲目“吃素”,并不健康
王大妈除了有轻度的高血脂以外,身体其他方面一直都比较健康。自从改吃素食以后,王大妈经常感到心情低落,脑梗发作前一个月,王大妈开始出现头晕、心慌、胸闷的症状,但她以为是饥饿导致的,便没有放在心上。
很多人可能都和王大妈一样,认为吃素是很好的养生手段,不仅可以降血压降血脂,还能够延长寿命。实际上,不恰当地“吃素”,不仅达不到养生的目的,还可能给身体带来许多危害。
首先,一味吃素可能会造成蛋白质的缺乏,使机体免疫力下降。一般情况下,女性每天需要摄入的热量为千卡,男性每天需要摄入的热量为千卡。
这些热量主要来源于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其中碳水化合物需要供应的能量占比约为60%,脂肪和蛋白质需要供应的能量分别为25%和15%。人体只有每天均衡的摄入三种营养元素,才能够维持身体的正常供能。
长期吃素,很可能会造成体内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多种营养元素的缺乏。蛋白质是生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缺乏会使细胞无法正常生长。
另外,复杂抵抗病毒的抗体,也是一种蛋白质,当摄入量不足,机体不能及时合成抗体,可能会导致人体的免疫力下降,更容易患上感冒、皮肤病等各种疾病。对于女性而言,蛋白质的不足会加速皮肤的衰老,使皮肤出现下垂、干纹的情况,还可能影响女性生理周期引发月经紊乱、卵巢衰退,更年期提前等症状。
其次,长期吃素可能会引发脂肪肝。在肥胖人群中,脂肪肝的患病率高达80%,很多人可能认为脂肪肝是因为吃太多的肉类导致的,事实上,有部分长期吃素的人也被确诊为脂肪肝。
这是因为长期吃素会导致身体缺乏多种营养元素,当机体无法得到满足需求时,会分泌过量的糖皮质类固醇激素。
糖皮质类固醇激素会使大量的游离脂肪酸进入肝脏之中,当肝脏中的脂肪酸超过肝脏在脂蛋白运转负荷时,就会沉积在肝脏之中。
蛋白质在肝脏功能的正常运转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长期吃素引发蛋白质不足时,可能会影响肝脏转运脂肪的功能。肝脏无法正常转运脂肪,会导致大量脂肪在肝脏中堆积,引发脂肪肝。
同时,因为肉类的饱腹感很强,长期吃素的人会经常感到饥饿。为了让机体获得充足的热量,许多食素者会不自觉增加碳水如大米、馒头、面包等的摄入量。
当长期摄入过量高碳水食物时,机体会将过剩的碳水转化为脂肪储存在体内,不仅会增加人体脂肪含量,还会增大患“三高”的风险。
另外,长期吃素还可能增加患老年痴呆的风险。维生素B12通常存在于肉类和蛋类中,长期单纯地吃素很可能导致身体维生素B12的缺乏。
维生素B12在细胞核合成、蛋白质代谢以及降低体内高半胱氨酸含量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是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元素。
当身体内维生素B12不足时,会严重损伤的神经系统,影响大脑和视神经。因为脑部受到了损伤,患者可能会出现易怒、失眠、抑郁、冷漠甚至老年痴呆等病症。
除此之外,长期食素还可能会引发腹胀便秘等消化道问题。很多人认为肉类吃多了才会引起便秘,多吃蔬菜有利于排便。实际上如果缺少了油脂的润滑,粗纤维的食物被肠道吸收水分以后,也会更容易引发排便困难的问题。
盲目吃素会给身体带来如此多的负面影响,想要降血脂时就不能仿照王大妈的做法单纯吃素。那么想要安全降血脂又该怎么做呢?
三、如何安全降血脂,预防脑梗塞
王大妈单纯吃素的做法不仅没有把血脂降下来,还引发了更为严重的后果。想要安全地降血脂,预防脑梗塞,更需要的是均衡的饮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生活中,医生常建议高血脂患者清淡饮食,但清淡饮食并不意味着一点肉都不能吃,而是指口味上的清淡,尽量做到少盐、少油、少糖。食材的选择上要多元化,保证营养的全面均衡,合理控制好蛋白质、脂肪和碳水的比例。
肉类、蔬菜、水果、杂粮、豆制品都应时常摄入,做到荤素搭配。肉类上尽量选择脂肪含量低的瘦肉、鱼肉,主食上最好做到粗粮和细粮的混合食用。另外,每餐不宜吃得过饱,七至八分饱能够更好地减轻脾胃负担。
在烹饪过程中,尽量避免油炸、煎烤食物,最好选择水煮、清蒸的烹饪方式,不仅可以更好地保留食材营养,还能避免摄入过多的油脂。
除了要规范日常饮食,还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少吸烟少喝酒。同时养成定期运动的习惯,每周进行三到四次的有氧运动。坚持运动不仅可以降低体脂和血脂,还能增强身体抵抗力。
当身体出现任何不适症状时,不可盲目听信传言,更不可擅自用药。
医院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最后的总结
王大妈的离世令人惋惜,也让我们知道,盲目吃素是不可取的行为。王大妈长期吃的茄子、腌菜和白砂糖虽然不是肉类,但依然可能增加血脂水平。盲目吃素不仅会加速衰老、引发便秘,还可能会增加患脂肪肝和阿尔兹海默症的风险。
想要健康安全地降低血脂,日常饮食需要均衡全面。每天合理摄入三大营养物质比单纯吃素更有利于血脂水平的降低。除了在饮食上多加注意,生活中还需要勤加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免疫力,早日拥有健康的身体。
[1]高血脂有哪些危害?[J].杨春松.妇女生活.(06)[2]预防高血脂症从"食"开始[J].施善葆.现代养生.(23)[3]食物与高血脂症[J].熊硕雅,余小华.江西中医药.(S2)[4]素食主义就能远离高血脂吗[J].费医,宋浩明.食品与生活.(02)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