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9月19日上午,第十五届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马拉卡纳体育场举行。
在圣火燃烧的12个日夜里,这个代表着残疾人运动最高水准的体育殿堂演绎了太多令人难忘的瞬间,留下了太多包含笑与泪的时刻。
在本届残奥会上,中国军团发挥出色,夺取的金牌和奖牌数量均高居榜首。
一张张写满刚毅的脸、一个个顽强拼搏的身躯,他们在奥运五环的见证下表现出自强不息、超越自我的精神品质,同时也留下了许多震撼人心的瞬间。
1/14男子跳高T42级别决赛,中国选手钟志强参战,摄像师拍下了他扔掉拐杖的这一瞬间。
2/14他用脚将球抛起,用嘴咬住球拍,当球被球拍击中飞出时,你不会想到这来自一位无臂运动员。埃及选手易卜拉欣?哈麦德是世界上唯一一位用嘴打乒乓球的运动员。
3/14中国“单腿骑士”梁贵华。4岁时由于意外左腿肢体残疾,凭着顽强的毅力和不服输的精神,梁贵华学会了游泳和骑自行车。在17岁被教练选中参加残疾人体育运动,18岁开始学习专业自行车。伦敦残奥会梁贵华打破世界纪录获得金牌,里约再次卫冕。
4/14患有视力障碍的沈亚琴每一次比赛都不是孤军奋战,在她身边永远李文的陪伴。他带她起跑,伴她冲过终点,也陪她接受失败。在里约残奥会田径女子米T12级预赛中,沈亚琴因抢跑被罚离场,无缘晋级。
5/14张魏,靖江姑娘,6岁时因视神经萎缩,导致视力逐渐下降,经多年治疗,始终没能治愈,直至全盲。本届里约残奥会女子盲人门球比赛,张魏作为球队主攻手一共打入了15球,以一己之力率领队友跻身决赛,最终获得银牌。
6/14美国有一位“神箭手”名叫马修?斯图茨曼,虽然自小失去双臂,但他从未因此放弃生活。在家人的帮助下,马修学会了用脚完成一切常人的动作,吃饭、穿衣、刷牙、洗脸,甚至拉弓、射箭,每天要花8个小时坐在椅子上练习射箭。
7/14郑涛出生在昆明呈贡区的一个小山村,小时候遭电击失去了双臂。年机缘巧合,郑涛进入云南省残联开始接触游泳。由于失去双臂,许多在常人看来轻而易举的事情对郑涛而言都变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过,这些都不是他成功路上的阻碍,因为他恰好有一种“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精神。没有双臂,他就在出发时紧紧咬住毛巾来维持姿势。
8/14脱下义肢准备比赛的美国游泳选手JessicaLong
9/14单手单腿保持平衡的西班牙自行车选手JuanJose
10/14杵着拐杖上赛场的中国乒乓球选手闫硕
11/14失去双臂只能靠脚踩水的土耳其游泳选手SevilayOzturk
12/14比赛结束和对手相拥祝贺的巴西网球选手
13/14小腿以下截肢的英国田径选手RichardWhitehead
14/14跨上马背可以改变人生,驱动身下千斤的生命和自己一起律动,会激发多大的生命力以及对生活的热情。这一点在StinnaLaastrup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每一位运动员都值得我们为之骄傲和自豪,每一位站上领奖台的运动员,无分国籍,无分民族,都值得为之鼓掌。对每一个坚持追梦的人,我们都抱以最高的敬意!
新闻多看点NEWSMORE
中国残奥代表团实力为何这么强?
首先,按照国际组织的资格分配办法,我国残奥运动员参与国际组织认可的赛事,取得个参赛资格,这一规模是保证参赛成绩的基础。
其次,中国队优异的成绩并不是偶然现象,是长期刻苦训练、日积月累的结果。许多在里约残奥会上夺金的选手都是来自浙江、广东、江苏、北京等拥有训练基地的地区,科学系统集训使运动员训练起来更踏实、更有信心,文化生活更丰富,营养更合理安全。
最后,残疾人体育分级,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对残疾人运动员进行医学和功能分级,是残疾人体育比赛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残疾人体育的一大特点。中国残疾人运动员的医学和功能分级遵循严格的标准和程序。
具体分为三大类:一是视力残疾;二是智力残疾;三是肢体残疾。每大类又分为若干项,每项分若干级别,级别越小,残疾越重。国际残奥委会对分级工作进行管理,每个单项比赛都有自己的分级组织,有自己的分级师队伍和严格的等级标准、分级程序。与其他国家运动员一样,中国残疾人运动员参赛,需要先在赛前分级,经过赛时观察等严格的标准程序进行调整和再确认。里约残奥会期间,所有项目运动员都是经过残奥会之前的相关国际比赛取得分级,并得到国际组织认可。
中国残奥会代表团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他们的赛场上也许没有“洪荒之力”,也许没有浪漫的求婚仪式,但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所展现出来的逆境生命之美,足以震撼人心,感动你我。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wz
影响靖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