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视神经萎缩 >> 预防治疗>> >> 眼部疾病的预防

眼部疾病的预防

文章来源:视神经萎缩   发布时间:2021-4-15 17:50:18   点击数:
 

眼部疾病的预防

???

预防即防患于未然,预防眼病是为保护视功能。中医古籍《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灵枢·逆顺》篇亦强调:“上工治未病。”两者均强调了“防重于治”,故而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学思想。眼部疾病的预防主要体现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三个方面。

一、未病先防

1

???

眼病与其它疾病一样,是正邪二气交争的结果。当人体预防疾病能力低下时,外界致病因素就会乘虚侵袭而致眼病。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以对于眼病的防治要从内在抗病能力的调动和外界致病因素的防御两个方面着手。

1.1顺应四时,防止外邪侵袭眼居高位,暴露于外,易受外邪侵袭。若四时不正之气侵犯机体,可致多种眼病,尤以外障眼病为多。故应顺应四时阴阳变化,回避四时不正之气,防御外邪的侵袭。

1.2调和七情,避免脏腑功能失调七情损伤以忧郁、悲哀、大喜大怒对眼睛影响较大,会导致气机逆乱,气血不和,脏腑功能受损,从而诱发眼病。所以平时应注意修心养性,调和自己的情志,从而可以避免许多内因引起的眼病。

1.3饮食有节,起居有度饮食有规律,起居有常度,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能力,以预防眼病的发生。若饮食无度、不洁或偏嗜等,均可使脾胃受伤,运化失职而导致目病。生活规律失常,可耗血伤精,甚至造成内障,故当慎之。

1.4讲究卫生,保护视力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是预防和减少眼病的有效措施。《审视瑶函》说:“劳瞻竭视,能致病而损光华”、“久视伤睛成近视”等。所以平时注意用眼卫生,配合按摩眼周穴位,以疏通经络气血,消除疲劳。

1.5注意安全,防止外伤眼外伤可以造成视力严重障碍,甚至完全失明。一旦发生眼外伤,医院诊治。

1.6预防全身疾患导致的眼病眼睛与全身各系统、各器官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临床上不少眼病是由全身疾病引起,是全身疾病在眼部的表现。如全身性血管病、代谢性疾病、传染病等都可能引起眼部损害。对于容易导致眼病发生的全身疾病,必须抓紧治疗,以免引发眼病。

二、既病防变

???

既病防变是指眼病已经发生之后,应及早治疗,防止眼病的发展与传变而变生他症。例如糖尿病可以引起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糖尿病日久,不仅肺脾肾受损,其它脏腑经络亦失调,脏腑阴液亏损,虚火上扰清窍,热扰血络,则会致眼底出血。所以糖尿病病人应该定期作眼底镜检查,并给予相应的治疗,避免眼底损害的发展。

1

三、病后防复

1

???

许多眼病经过积极治疗,可基本痊愈,但稍有不慎又有复发的可能,因此病后防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3.1服药调理病愈后根据具体情况服些带补益的调理性药物。如当急性眼病痊愈后,往往伴有机体的正气不足和脾胃运化功能的减退,此时服些调理脾胃、补气养血等补益药物,可使机体正气及脾胃功能早日恢复,提高机体抵抗力,对防止眼病复发有很好的作用。

3.2定医院复查,不仅可以了解眼病痊愈后的情况,而且还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早诊治。

3.3注意忌口凡阴虚体质的患者,注意不食或少食辛燥之物,如葱、蒜、辣椒等物,以免伤津耗液引起眼病复发。阳虚体质的患者注意不食生冷寒凉之品,以免伤阳损脾降低抵抗力。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眼底动脉硬化者,不宜食肥甘厚味。忌口问题需根据不同体质不同病情确定。

3.4节约目力眼底病患者,特别是慢性眼底病如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神经萎缩等,不可劳瞻竭视,以免耗伤肝血加重病情;难以纠正的不规则散光,不可过用目力,否则会出现头痛眼胀、视物模糊等视疲劳症状。在眼病初愈之时,均应节约目力,以进一步巩固疗效,并防止复发。

1

???

弘扬中医“治未病”思想,并将其切实应用到临床实践,是提高眼病防治工作水平的必由之路。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科学用眼的良好习惯,掌握必须的护眼知识与技能,“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后防复”,许多眼病是完全能够防治的。

1

就诊小贴士

坐诊专家:彭清华教授

时间:每周一上午

转载请注明:http://www.ysjycg.com/yfzl/12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