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慢性肾炎,国医大师朱良春有秘招

文章来源:视神经萎缩   发布时间:2018-4-1 19:18:46   点击数:
 

小编导读

人体五脏的健康,直接关系着人体的健康,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肾藏精、主骨生髓,是人体活力的动力源泉,也是人体精气神的枢纽。生活中,肾功能好不好,时常被人们拿来谈笑,但若不幸被肾炎困扰,就没有那般轻松了。肾炎的烦恼,怎么解决?国医大师朱良春有秘招!

慢性肾炎是一组免疫性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为病程长,有蛋白尿、镜下血尿、水肿、高血压等征象。其致病因素比较复杂,脾肾两虚为发病的内在因素,风、寒、湿、热为其诱因,而脏腑、气血、三焦气化功能失调乃是构成本病的病理基础,治疗大法当标本兼顾。

一、肾虚为本,湿热为标,治宜益肾清利

过去我对此证循守温补脾肾之常法为治,虽病愈者不少,但仍有部分病例之水肿终难消退,蛋白尿缠稽难除,病情经常反复,并易于感冒。究其根由,殆正虚而邪着未去,内湿外湿相合,留恋气分,弥漫三焦,郁而化热,加之肾气亏虚,致使疾病缠绵难愈。故治当在补益脾肾之剂中参入清利湿热之品,如蛇舌草、六月雪、菝葜、漏芦、荠菜花、苡仁、石韦、龙葵等,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二、肾精不固,邪毒久羁,通补开合为法

湿热内蕴,肾气不固,精气外泄,可出现蛋白尿。对于这类患者单补不泻,则愈补愈虚,邪不得去,正不得安;单泻不补,则愈泻愈虚,正气不固,邪毒羁留。故拟方固摄利水并用,使补中寓泻,泻中寓补,而成通补开合之剂。临证常用益智仁、金樱子、芡实、乌梅炭、五味子,配合六月雪、菝葜、玉米须、泽泻、土茯苓、车前子等清利之品。

三、久病多虚,气虚血滞,必须益气化瘀

病久肾气亏虚兼血瘀之证,呈现面色晦滞,腰疼似折,舌色紫绀,且水肿长期顽固不消,治疗必须在温肾健脾之中,参入益气化瘀之品,方可获效。笔者曾以自拟“益气化瘀补肾汤”治疗25例慢性肾炎患者,均获缓解或稳定。方用:生黄芪30g,全当归、川芎、红花各10g,仙灵脾15g,川断、怀牛膝各10g,石韦15g,益母草90~g(煎汤代水煎药)。临床可根据辨证加减。

四、浊阴上逆,胃失和降,法当通腑泄浊

慢性肾衰竭患者,因患者湿浊、邪毒壅塞三焦,气机不得畅通,气滞血瘀,致肾阳衰败,气不化水,水液内停,则尿量减少,有害物质滞留,而成恶性循环。从中医观点来看,二便闭塞,邪无出路,是为危笃之证,故采用汤剂内服与清泄解毒之中药灌肠并施,使邪从下泄,以图转机。临床常用之灌肠方:熟附片10g,生牡蛎30g,生大黄10~20g,生槐花、白花蛇舌草各30g,紫丹参20g。煎成mL,待温,以50~80滴/分速度保留灌肠,一般灌肠后大便有2~3次,以每日灌肠1~2次为宜。如症情严重,神情烦躁,乃至昏迷,舌苔灰腻,脉弦数者,应同时用“醒脑静”,每次2支,加50%葡萄糖40mL,静脉缓注,每6小时1次,待神清呕止之后,则改为每日2次,继用3日,以期巩固。

新媒体编辑:王丹

温馨提示

如果您喜欢《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国医大师卷:朱良春》这本书,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直接把它抱回家吧!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国医大师卷:朱良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朱良春编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







































甲氧沙林片
上海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sjycg.com/bzcs/90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