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慢慢
又一“A+H”医药股诞生。
今日(3月31日),备受期待的创新药“宠儿”荣昌生物正式登陆科创板,实现“A+H”两地上市。
本次A股发行价为48元/股,拟募集资金40亿元,将用于生物新药产业化项目、抗肿瘤抗体新药研发项目、自身免疫及眼科疾病抗体新药研发项目以及补充营运资金。
截图来源:东方财富
科创板IPO首日,N荣昌()开盘报46.00元/股,较发行价下跌4.17%,总市值为.36亿,此后股价略有回升。
这并非荣昌生物第一次闯入资本市场。事实上,早在年11月,荣昌生物就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发行价为52.10港元/股,总募资额达39.87亿港元(5.9亿美元),并凭此创下了年全球生物医药IPO募资最高纪录。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昨日(3月30日)港股收盘,荣昌生物报收50.55港元/股,已跌破港股发行价52.10港元/股。
而今,时隔一年多,荣昌生物这匹“黑马”再次成功奔“科”。
成功赴港奔科荣昌生物实现“A+H”两地上市
一手“赴港”,一手“登科”。在创新药领域,A+H上市逐渐成为一种常态。
前有君实生物、百济神州、复星医药、迪哲医药等前赴后继,接连登陆港股及A股,实现多地上市;后有诺诚健华等一众药企排队等待。
药企之所以如此青睐“A+H”格局,一方面看中了可助其提升融资能力,另一方面还将加速推进企业商业化和国际化进程。
自然而言,荣昌生物也瞄准了这一趋势。在赴港不久后,便着手筹措“登科”事宜。
公开资料显示,荣昌生物成立于年,是一家具有全球化视野的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专注于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抗体融合蛋白、单抗及双抗等治疗性抗体药物领域。
年11月9日,荣昌生物登陆港交所挂牌上市。此后不到半年(年3月),荣昌生物正式启动A股二次上市。
一年后,荣昌生物于今日顺利登“科”。自此,二级市场上,又多了一家“A+H”两地上市药企。
值得一提的是,同诸多创新药企境遇相似,荣昌生物多年来处于亏损状态。
据招股书披露,到年上半年,报告期内荣昌生物持续亏损,分别实现营收.53万元、.48万元、.43万元和.51万元;净亏损为2.70亿元、4.30亿元、6.98亿元和4.44亿元;累计未弥补亏损为-10.64亿元。
与此同时,荣昌生物对研发投入也保持“大手笔”。年至年研发投入分别为2.16亿元、3.52亿元、4.66亿元及7.11亿元。
年商业化元年首次扭亏为盈
然而,成立10多年来,业绩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的荣昌生物在年下半年,局势发生了逆转。
就在其科创板IPO前一日(3月30日),荣昌生物发布财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4.24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76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去年同期亏损6.98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为0.57元。
对比年上半年业绩,彼时荣昌生物还处于亏损状态。换言之,下半年,荣昌生物赚了7.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年之前,荣昌生物尚无产品进入商业化阶段。年同期,因未有产品上市,主营业务收入为0元。
根据财报梳理,荣昌生物年业绩之所以能够同比大幅增长且扭亏为盈,主要得益于两大核心产品泰它西普、注射用维迪西妥单抗实现商业化。
泰它西普于年3月获得NMPA批准有条件上市,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目前已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个地级市的家医院,截至年底在该产品上拥有人的销售团队。
年12月,泰它西普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目前在重点开发针对免疫球蛋白A肾病(IgA肾病)、干燥综合征、视神经脊髓炎谱系障碍、类风湿关节炎、重症肌无力等适应症。
维迪西妥单抗(RC48,商品名:爱地希)是一款抗HER2的抗体-药物偶联物,于年6月获NMPA批准有条件上市,为国产首款上市的ADC药物,目前该药已有转移性胃癌、尿路上皮癌两种适应症获批。
年12月,维迪西妥单抗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目前已覆盖全国29个省级行政单位个地级市的家医院。
经梳理,这两款产品上市后,泰爱(泰它西普)年销售收入万元;爱地希(维迪西妥单抗)年销售收入万元。
此外,Licence-out也是其收入快速增长的一大“密钥”。
年8月,荣昌生物宣布与SeagenInc.达成独家全球许可协议,以开发及商业化维迪西妥单抗。该项交易中,Seagen将付出2亿美元首付款+最高24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并向荣昌生物支付根据维迪西妥单抗在Seagen地区销售的金额计算的特许权使用费,以及金额为产品累计销售净额的高个位数至百分之十几的比例提成。
根据许可协议,荣昌将继续在包括大中华区、亚洲所有其他国家(日本、新加坡除外)开发和商业化抗HER2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维迪西妥单抗,而Seagen将获得以上许可地区之外的全球开发和商业化权益。
值得一提的是,这笔交易刷新了由百济和诺华创造的国内单品海外授权交易金额的最高纪录。
核心产品竞争格局:国内同质化靶点严重扎堆部分竞争白热化
目前,荣昌生物已开发了20余款候选生物药产品,其中10余款候选生物药产品处于商业化、临床研究或IND准备阶段,均为靶向生物创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7款产品正在开展用于治疗20余种适应症的临床试验,其中两款产品进入商业化阶段、5款产品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然而,荣昌生物虽拥揽众多产品,但也面临着“赛道拥挤、商业化竞争较大”等挑战。
以ADC药物为例,因其热门靶点竞争激烈,一直颇受业内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