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10岁时,双眼因病几近失明,小学二年级就辍学了;她20岁时,还是因为眼疾,无奈嫁给大她12岁的男子;她35岁时,想学按摩技术,但包括丈夫、父母在内的全世界都反对。经过两年多的艰辛学习和努力,她熟练地掌握了按摩、足疗、刮痧、拔罐等十余项技术。从每花一分钱都伸手跟家人要到自食其力,从坐井“观”天多年到在县城开店,她脸上30多年的阴霾一扫而光,变得那样的积极阳光。
她不知记恨,始终怀有感恩之情,即便生意艰难,日子捉襟见肘,但她孝敬父母,还帮助那些遇到困难的人。这两年,凡是到她的按摩店里顾客都说,虽然她几乎看不见事儿,但内心深处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她叫李丹丹,今年38岁,在献县县城凯荣小区大门西侧开着“丹丹盲人按摩”。
(李丹丹在给顾客做按摩)
她10岁时患了眼疾,世界从此变得漆黑一片
若不是常年在屋里,脸色有些暗黄外,或者眼睛有点暗淡,秀丽的李丹丹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小几岁。
李丹丹的娘家是南河头乡南河头村,有兄弟姐妹五个,她排行老大,即便这样,她也是贫困家庭里父母的掌中宝。
童年是欢乐的。丹丹在本村上的小学,她看书学字,梦想着有一天用知识改变家庭的贫穷。
但命运跟她开了大玩笑,10岁时,她正上2年级,感觉看字越来越不清楚,笔画多的分不清,远处的东西很模糊。家人发现问题,医院检查,确诊是“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色素变性”等疾病。
“那时候家里很穷,但给我在石家庄治疗一次就花了1万多元,后来实在治不好了,才回了家。”说起过去,丹丹暗叹命运的不公,又感激家人为自己付出了很多。
丹丹说,视力越来越差,二年级下半年时,她只能选择辍学。
随着年龄的增长,20岁时,几近失明的李丹丹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但她这样的情况,找什么样的人家呢?
她上愁,家人也为她着急。
(靠自己,盲女开的按摩店)
嫁给大她“一轮”的男人,无奈服输认命
“有个媒人给我说了邻村东丁楼村的一个男人,就是现在的丈夫马海船。他人实在,肯受累,知疼知热,但就是比我大‘一轮’。”李丹丹说。
开始李丹丹死活不同意,觉得年龄相差悬殊,但父母和亲戚长辈做她的工作。“妈妈劝我,你的眼睛不好,能嫁个什么样的男人?只要婚后丈夫对你好,大几岁不算什么?”李丹丹说,她想想妈妈的话,寻思着的现实状况,只能含泪答应了妈妈的劝说。
结婚后,李丹丹几乎闭门不出,她自卑的很,在一个陌生的村庄,一个陌生家庭,她感觉人生无望。
她常常在井一样的院子里对天悲叹:命运为何如此待我?难道我就要终其一生“坐井观天”?
在多少次以泪洗脸之时,家人的关爱给了她继续走下去的信心,特别是从小疼爱她的奶奶,常来看望她,给她宽慰,让她重拾人生希望。
随着一双儿女的降生,李丹丹封闭的“心门”打开了,她把所有的爱倾注在儿女身上,想把自己不能实现的理想和幸福生活,在自己儿女身上实现。
但在年7月,李丹丹遇到了人生的“黑色七月”。
(懂事儿的儿子在给妈妈擦眼泪)
最爱她的那个人走了,她要跟命运抗争
李丹丹说,自己虽然是姊妹兄弟中的老大,但奶奶最疼爱她,爷爷走的早,她很小的时候就跟奶奶作伴,是奶奶的开心果。
她结婚后,奶奶担心她生活不便,经常来看她。
“奶奶不会骑自行车,娘家跟婆家离着四五里远,奶奶每次都走着来走着回,前些年年岁大了,才让别人开车带来。”李丹丹说,奶奶来了后,就给她缝缝补补,洗洗涮涮,帮她做点家务。
李丹丹结婚时,婆婆69岁了,看孩子是力气活,她就把俩孩子让奶奶和母亲照看。
“奶奶离去,是我心里永远的痛,她走的很突然,没容得我见一面就走了。”说起奶奶,受尽生活磨练的盲女眼里泛起了泪花,懂事的儿子赶紧给妈妈擦眼泪。
最爱自己的那个人走了,以后的路可怎么走?李丹丹说奶奶去世后,她感觉一片茫然。
(李丹丹主动办了营业执照)
全世界都反对她学技术,但她要想要活出精彩人生
年春节,李丹丹在与妯娌嫂子闲谈中得知,县城有个盲人按摩师,免费传授技术,有些盲人学了按摩后,能养活自己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李丹丹萌生了学按摩技术的想法,但她甫一出口,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
丈夫说,你就在家里拾掇家务,照顾孩子,我养着你,别学那些没用的。
父母说,按摩老师咱也不认识,被骗了怎么办?
有好心亲戚也劝她,三十五六岁的人了,又是个盲人,学什么技术,被糊弄了怎么办?
面对家人的反对和好心人的劝说,顺从了三十多年的李丹丹这次有了“大主意”:说什么也要学会一门技术,不但要养活自己养育儿女,还要分担丈夫的负担。
当年还没出正月,李丹丹就在12岁女儿的陪同下来到县城,找到了那家按摩店。跟按摩杨老师一接触,发现老师人很好,技术也很高,她决心学好这门技术。
经过两年的刻苦学习,李丹丹掌握了按摩、足疗、刮痧、拔罐、催乳等多项技术,自己感觉能“出师”了,就想着自己开店试试。
但开店对一个盲人,特别是没有多少积蓄的李丹丹来说,困难重重。
她说服了丈夫,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年春节刚过,就投资开起了按摩店,后来又把儿女接到县城,她憧憬着用自己的一技之长,闯出一片小天地。
(脸上始终挂着微笑的李丹丹)
她虽然看不清世界,但心灵深处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眼睛近乎失明30来年,李丹丹尝尽了酸甜苦辣,但无论受了多少委屈,她从不记恨,说的最多、做的最多就是感恩,感激帮助过她的人。
李丹丹掰着手指头说,在学习按摩技术那两年,杨老师悉心教授,毫不留私,还给她介绍顾客,告诉她培训信息。“这几年,我很感谢杨老师。”李丹丹说。
她说,自己来县城开店,丈夫在村里打工,每天晚上就来县城团聚,但让她上愁的是儿子上学的事,儿子在乡下上的小学,转到县城很难。
万般无奈,她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跟残联一位姓任的女士说了说。“本来我没抱太大希望,但这位好心人爽快地答应了,并且不长时间就把孩子的学籍转到县城,我想感谢人家,她说不算什么。我知道现在办个事很难,但这个任大姐,一口水也没喝我的,一块糖没吃我的,真让我非常感动。”李丹丹真诚地说。
李丹丹还说起一位在平安街道办上班的韩女士,得知她的情况后,给她和孩子买衣服。“那位韩大姐,多次跟我说,有什么难处,尽管告诉她,她尽力帮忙。”李丹丹心怀感激地说,这位韩大姐也是个好人。
东丁楼村驻村扶贫队了解到她情况后,也伸出关爱之后,帮助协调门店。在李丹丹要在县电视台打广告时,广告部主任陈艺知道了她的情况,非常同情和支持她,减免了费用。
李丹丹说,自己是盲人,虽然几乎看不见任何东西,但能感觉到世间的温暖,好人的爱心。
“我没有别的办法回报好心人,只能用心用力给每个顾客做好按摩,我现在已拿下了中级‘按摩师证’,力争技术再提高,把高级的拿下来。我知道,好心人帮助我,都是希望我干好这门技术,活出个精彩来,我一定不让他们失望。”李丹丹握着拳头说。
李丹丹说,现在她的按摩店开张时间不长,顾客不多,勉强挣个房租。但日子再清苦,她一直保持正直、向善的品格。去年,有个帮助过她的人,孩子得了重病,她得知后,跟丈夫商量了一下,捐了50块钱,虽然钱不多,但表达了这对善良夫妻的心意。
了解李丹丹的人还知道,她还是一个“孝女”,自己挣了钱,给父母买好吃的。“30多年来,父母为我付出了很多,我只要能挣钱,就要孝顺他们。这两天妈妈病了,我伺候不了,医院替我尽孝,人不能不孝,更不能不知恩。”这个小学都没毕业的盲女说。
丹丹说她其实很知足的。“老天虽然没有给我看世界的眼睛,但我有一双聪明俊俏的儿女和憨厚实在的丈夫,又碰到这么多好心人,我感觉很欣慰。”李丹丹说。
凡是认识李丹丹的人,无不被这个盲人按摩女的热忱、善良、积极的性格所感染,很多人都说,虽然她眼睛不见东西,但心灵深处,那双“眼睛”最善良、最真诚、最可爱、最明亮。
黄金屋心灵的眼睛,最善良最光明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