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青光眼日
眼健康公益讲座
为了不断普及青光眼的防治知识帮助大家正确认识青光眼在世界青光眼日(3月6日)到来之际我院开展了以青光眼防治为主题的眼健康公益讲座活动01
科普讲座
青光眼被称为"光明的盗贼",是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有超过90%的患者对青光眼一无所知。
张建辉主任在讲座现场通过眼球结构图、视频媒体等方式详细为听众们讲解了什么是青光眼、青光眼的治疗、什么样的人容易得青光眼、青光眼的个体化治疗等内容。
细心地听众还将张建辉主任的讲课内容用纸笔记下,坐在前排的吴阿姨说:“张主任讲的很好,通俗易懂,让我们这些眼科外行也能听明白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和定期眼科体检的重要性。“
最后,张建辉主任强调:“青光眼越早治疗,视功能的损伤也就越小。所以我建议高度近视、有青光眼家族史、心血管系统疾病、糖尿病、40岁以上人群,医院进行青光眼的相关检查,以排除或早期发现青光眼,降低致盲概率。”
02
公益筛查
为了让现场听众及时了解自己的眼健康情况,在讲座结束后,医院医护团队还为每一位听众进行了视力、眼压、裂隙灯等全面的眼部筛查。
张建辉主任更是亲自上阵,为听众们一对一看诊并解答相关眼科问题。世界青光眼日公益活动在听众们的一片掌声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医院也将在未来继续开展相关眼健康科普活动,为您守护光明视力,保护心灵之窗,远离视力小偷!青光眼是什么?青光眼是病理性眼压超过了视神经承受的限度,从而引起视力视受损、视野缩小、视神经萎缩的致盲性眼病。值得注意的是,眼压的正常值具有个体差异性,也就是说每个人的眼压都有所不同,这就给早期识别青光眼带来了一些困难,对于治疗上也是因人而异,具有个性化特点。青光眼之所以危害严重,是因为它是一种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所谓不可逆是指,青光眼导致的视神经损害是永久性的,青光眼患者一旦失明,就再无机会恢复视力。青光眼的临床症状1.急性青光眼
眼痛、眼胀、伴头痛、视物模糊、虹视、多在劳累或暗处停留过久时发生。
2.慢性青光眼
发病早期无症状、当发现视力下降时,已经是晚期,而且损害不可逆。
3.婴幼儿青光眼
黑眼珠大、畏光、流泪、揉眼、黑眼珠发白等。
青光眼能治愈吗?就目前的医学技术水平来说,青光眼是无法从根本上治愈的,只能控制。也就是说没有“倒车档”,只有“刹车档”。避免青光眼致盲要遵循两大治疗原则:降低眼压,保护视神经。1.通过药物、激光以及显微手术等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规律复查眼压、眼底和视野等,尤其是良好控制眼压可降低视神经损害的风险并减缓病情进展。2.平时生活中应避免疲劳、熬夜,长时间看手机、电脑,避免烦躁、焦虑等情绪波动。患上青光眼是否一定会失明?当然不是!
虽然青光眼是一种发病迅速、危害性大、随时导致失明的疑难眼病。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并做到按时、及时、正确地复查,绝大多数青光眼患者都可以终身维持视功能。
你属于青光眼高发人群吗?青光眼在中国的普遍发病率为0.5%-1%,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在2%-4%,从几岁的娃娃到八九十岁的老人都可能患上青光眼。高发病人群有:
①有家族病史的人
②高血压、糖尿病控制不佳的患者
③50岁以上的远视人群
④高度近视患者
⑤精神压力大的人群
⑥有使用糖皮质激素的人
如您有以下症状,请尽快就诊●有青光眼病家族史,有发作史(头痛、眼痛、虹视、视力模糊);
●不典型症状者(常表现为一过性或反复发作的雾视、虹视、额部疼痛、鼻根酸胀等,傍晚多发,类似视疲劳);
●高度远、近视人群,糖尿病患者;
●眼外伤史,低血压、糖尿病史、动脉硬化、性情急躁或忧虑者;
●随着现在生活节奏加快,不少45岁左右人群已经提早进入“老花”,但其中部分为青光眼前期。
建议长期未做眼科体检的人群,定期眼部检查,排查眼部疾患可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